碑文:
盖闻国家树社立庙以崇神明,煌煌钜典,自古为昭。我鳌峰之崇祀吴圣天妃也,尊居南嶽,绩纪宋朝,原在兴角山显灵圣,䓇濯声灵,迨后金身镇驻于兹境,水拱山环,地灵人杰,洵足见明神之赭奕。自康熙年间,诸父老度地经营,构成庙宇,名曰昭惠庙。已非一日,第多历年所,风雨漂摇,致栋宇崩颓。合境诸善信等触目惊心,重为之捐金构造,革故鼎新,基址仍凭依旧,丹楹刻桷轮奂,聿见增妍。幸有志竟成,不啻鸟革翚飞,有倍见其炳采者焉。兹则告厥成功,邀余作序。余素钦天妃,德配坤元、惠佑民生,爰为敬赠其词,以勒诸石,永垂不朽云尔!常听到国家和乡里举办祭祀活动、建立庙宇来尊崇神灵,祭祀仪典的规模盛大,场面恢宏,自古以来都十分震撼人心、耀眼夺目。我们鳌峰境尊崇、祀奉吴圣天妃,供奉在南嶽,记载的事绩在宋朝。她原先在兴角山研习医术、为民祈福祷雨,威灵显赫,有声震八方之势,后来塑造金身祀奉在鳌峰境,护佑一方安定。鳌峰境水流穿行,山峦环绕,土地灵秀,豪杰众多,确实足以看出是得到神明的庇佑。在康熙年间,各位乡亲父老考量选址,筹划营造,完成庙宇的建造,称为“昭惠庙”。这已不是一时,而是经历年数久远,庙宇常年经历风吹雨打,致使房屋脊梁倒塌毁坏。全境的善男信女看到都倍感内心震惊,于是为重修它而捐资,拆除旧的庙宇而建立新的,建筑仍然依照原来的地址,柱子漆成红色,椽子雕着花纹,屋宇高大宏伟,看起来更加精巧华丽。幸运的是凭坚定的意志去重修庙宇终究成功了,重修的庙宇无异于鸟儿张开双翼,犹如野鸡展翅飞翔一般,更加显得精美和光彩。今已宣告完成,邀请我作序。我素来钦佩天妃,她的德行比配大地,无所不载,她仁爱百姓且庇佑万民。我恭敬地编撰此文章并赠予乡里,用于铭刻在石碑上,长久流传,永不磨灭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岁次己酉年秋季吉时重建。时任文林郎吏部栋选县正堂,同乡人李彦龄熏香沐浴后恭敬地编撰。时任修职郎汀州府儒学左堂,同乡人郑鹏培洗净双手后恭敬地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