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角宫,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老庙宇,是莆田地区唯一一处同时供奉三尊莆仙女神的圣地,被誉为“三女庙”。其中,主祀的吴圣天妃,其历史可追溯至妈祖女神之前300余年。当清晨的雾霭轻轻笼罩兴角山,仿佛为这座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,兴角宫静默地守护着一位传奇女子的事迹。她心怀大爱,追求自由,因在闽中地区行医济世、鞭石筑坝、扶持农桑等卓越功绩,被百姓尊为天妃,其事迹流传千古,被后人永远传颂。
吴圣天妃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女子追求自由与卓越的传奇,更因其在深山腹地的兴角宫留存下来,被后人传颂。她的出生伴随祥云环绕的神奇景象,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情。在古代,婚姻多由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来决定,然而她却勇敢地为自己书写了一部“大女主”的传奇。她机缘巧合地遇到了隐世的真人,并有机会先后拜师于黎山老母等高人门下,学习到了丰富的道术和医术知识。
吴媛出生时,吴府屋宇被瑞光环绕,祥云如凰鸟状若翩跹。她自幼受到父母的精心培养,并与兄长一同接受启蒙教育,研习文武之道。然而,在元669年,为了追求婚姻自由,这位年仅双十的少女选择勇敢抗争,离开了故乡,踏上了长达数年的逃婚生涯。她游历至江西庐山、浙江金华等地,最终在福建落地生根。
吴媛在仙游兴角山下古峰庵,师从道法高深的慧贞师太,学习道术与医道。公元681年,仙游发生了瘟疫,她心如刀割,于是深入山野密林,采摘药草,研究抗病良方,并与乡民们一起熬药、治病,最终研制出一种灵丹妙药,控制了瘟疫的蔓延。
在公元689年,吴媛的六弟吴斌在福州侯官担任要职,吴家南迁闽地。吴媛与她的二哥吴兴携手研究治水方案,雇佣百余名工人,夜以继日地施工,建造了杜塘长堤——泗华陂的前身。这条长堤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灌溉系统,使得当地受益村庄多达172个,良田面积更是达到了18万多亩。
兴角宫在明清时期经历了重建,其建筑风格古朴雄伟,体现了吴圣天妃信仰的传播与影响。神殿的屋顶上,精雕细琢的双龙戏珠图案生动逼真,如同延续着吴圣天妃的传奇故事与信仰精神。
吴圣天妃的信俗文化在国内外广泛传播,信众遍布全球各地。据统计,全球范围内共有800多座分灵宫,遍布美国、阿根廷、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,信众数量高达一千多万。
莆仙地区孕育了多位女性英雄,她们以美德与才华值得被传颂,成为精神明灯。吴圣天妃的精神不仅影响着莆仙儿女,更通过这些杰出女性,象征着大德大爱,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。